美元是如何創造出來的
任何經濟的交易要麼用現金, 要麼通過銀行戶口來結算. 實際上, 經濟中絕大多數的交易是非現金的交易. 美國聯邦儲備銀行(美聯儲)發行的硬幣和紙幣是分別由財政部的造幣廠和印鈔局生產出來的. 而美聯儲發行的非現金美元都是電子貨幣而已, 就是在銀行帳號上的數字變化而已.
事實上, 美聯儲創造貨幣的過程非常簡單: 例如, 美國財政部把10億美元價值的國債交給美聯儲, 美聯儲就把10億美元的貨幣劃到財政部的銀行帳號上. 當然, 這個交易是通過證卷交易行來完成的(要交一點手續費給證卷行). 這樣一來, 10億美元就創造出來了. 整個過程都是通過電腦進行的. 沒有任何實物的交換.
它的會計記錄很簡單:
Credit: 10億國債;
Debit: 10億 Federal Reserve Note(就是美元了)
財政部的會計記錄剛好相反, 非常平衡.
也就是說, 美聯儲負債了10億美元, 但得到了10億美元國債的資產. 美國的國債到了美聯儲的帳上, 就變成了資產. 將來, 美聯儲要收回美元貨幣時, 就把手上的美國國債賣掉一部分就行了. 美國財政部給出了10億美元價值的國債給美聯儲, 但得到了10億美元的貨幣. 這是美聯儲基本功能中的一個, 是由美聯儲的FOMC (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) 部門負責的.
下面應該是地球上最最最重要的問題了:
美聯儲發行的美元是靠什麼支撐的呢? 比如說, 你昨天憑什麼發行了1,000億美元?
答案是: 憑美國政府的國債.
那麼, 問題來了, 那美國政府的國債又是靠什麼支撐的呢?
答案是: 什麼都沒有.
美國國債的發行, 沒有黃金支撐, 沒有銀支撐, 沒有任何資產支撐, 更不會拿領土和土地來抵押. 如果硬是要說有什麼支持的話, 只能說是用美國政府的信用來支持的. 美聯儲理論上有無限供應美元的能力, 前提是財政部不斷地供應國債. 其實, 美國國債在某種意義上來講, 就是“准美元”, 只要到美聯儲走一趟, 就會變成“美元”了.
美國政府開支太大, 稅收不夠時, 差額就是財政赤字. 美國政府財政赤字已經是家常便飯了. 彌補財政赤字通常有三種方式:
一是向公眾借債;
二是消耗外匯儲備;
三是印製鈔票.
發行國債是美國最常用的辦法. 如果發行的國債太大, 沒有被認購完, 剩餘部分就是交給美聯儲購買. 美聯儲就把等值的美元劃到財政部的銀行帳號上. 目前, 美聯儲手上擁有大約美國全部國債的10%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