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又在練琴了~~”, “他不嫌累嗎??” 女孩喃喃自語, 但口氣中卻聽不出抱怨.
鄰居這麼些年了, 在樓梯間見面時總是禮貌性的點個頭, 也不曾好好地寒暄一番.
小時候, 只是聽ㄚ嬤與媽媽在說練琴的聲音會吵, 女孩也就跟著認為練琴是吵的, 沒有好好聽那沿著天花板傳下來的琴音是否優美, 傾訴, 激昂......
他只比女孩大個兩歲, 他的嘴角總是帶著些許陽光般笑容的上揚, 從小就是. 見到他, 女孩總難將那低訴的琴音與他聯想在一起.
那樓上的琴音伴著女孩一天天長大, 還小的時候, 琴聲中還會帶些錯音, 節奏上的不穩, 還算不上優美. 漸漸地, 聲音中的肯定, 扎實, 與穩定的節奏, 陪著女孩做著功課, 看著故事, 有時還陪著吃飯, 洗澡. 那慢慢成為女孩生活中的一部分.
女孩從沒想過生活中若是少了琴音, 會是怎樣的情況. 總之就是這樣, 她就是個下課回到家, 就聽得到琴音的女孩. 但, 不知為什麼, 女孩也從沒想過自己要製造出點音樂, 或許是家裡的環境, 也可能是不想受挫折(挫折的琴聲她可聽多了...), 也或許, 她就是個從小就擁有琴音的女孩, 不論她想不想要.
當一個人總是擁有那樣東西時, 好像那樣東西就很難顯出重要性. 就像我們從不需要思考: 沒有空氣該怎麼辦?
萬一真有那一天, 沒了空氣, 那......
女孩突然發覺, 將近一個禮拜沒聽到琴音了! 接下來的幾天, 雖不至如坐針氈, 但她真的有點想再聽到那熟悉的琴音, 也試著回想他的樣子.
“他, 好像比我高出半顆頭...” 女孩用右手比出想像中的高度. 再細想一下, 他好像總是穿著西裝外套, 那好像是他們學校的制服, 但總愛把袖口捲高...... 真愛耍帥, 女孩這樣心想.
“他的手, 好像很大...” 女孩把雙手撐大.
“有這麼大嗎?...” 她把撐開的雙手放在臉頰兩旁, 心裡還感覺: 真像被他用手捧起臉蛋兒……
“他到底去哪兒了, 怎麼都聽不到天天都來煩我的琴音??”
女孩就是不願承認她正想念著那琴音……